第226章 吕氏亏出血了(1 / 2)

随着朱标把这句话说出之后,太子侧妃吕氏,带着盈盈笑意的脸,一下子就僵住了。

整个人呆立在了当场。

原本已经到了嘴边:请太子爷,请二妹夫用茶的话,在这个时候,也一下子卡在了嗓子眼里。

再也说不出来了。

把她给憋的,无比难受。

脑子都出现了一瞬间的懵逼。

满心都是极度的不可置信。

自己自己听到了什么?

太子爷居然对自己说他不渴,让自己回去?

这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自己还没有开口,和太子爷说话,怎么太子爷就先说出来了这样的话?

干脆利落的,就把自己给挡了回去?

这这个结果,是真出乎吕氏的意外。

原本她觉得,在自己端着茶过来后,太子爷绝对会特别的高兴。

会满心欣喜的接过自己手中的茶,并顺道向二妹夫夸赞一下自己贤慧,懂事。

不把自己当成外人。

吕氏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外人。

觉得自己在太子爷这边,身份足够特殊,很受太子爷的宠爱。

自己虽然平时里,并不向太子爷打听什么家国大事儿,掌握着分寸。

不但真的是遇到一些事情时。

自己过来到太子爷身边,那太子爷对自己也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隐瞒。

就比如这一次的事儿。

哪怕是太子爷明显已经是做出来了,要避着人的架势。

可自己此时过来,太子爷也一样不会有任何的不满。

他们该说什么,还说什么。

这些事儿,自己听听也无妨。

毕竟太子爷对自己是那样的宠爱。

自己是他的枕边人。

可能想到,现在的结果,竟如此出人所料!

自己来到这里,太子爷竟是丝毫的面子都不给。

直接就让自己把茶给端回去。

这是吕氏在此之前,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但这种事儿,现在就是这么发生了!

因为之前她很自信,没有想过自己可能会失败。

所以这个时候,在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后,才会一下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太子爷了太子爷他居然、居然这么对待自己?

他怎么敢这样啊?!

这还是最爱自己的太子爷吗?

尤其是感受到了太子爷神情之中的一些不耐烦。

并感受到自己腚,还残存的一些不舒服后,她心里面就更加的不可置信,更加的难受了!

昨天晚上时,他自己还抱着自己,喊自己小甜甜。

这怎么怎么现在一切就都变了?

让自己直接把茶端回去?

这变化怎么会如此之快?

吕氏站在这里呆呆的,越想心里面就越是难受。

依照她对太子朱标之了解,这个时候的朱标,当真是让人觉得分外的陌生。

完全不像她所认识的太子爷。

现在所发生的事,对于一向心高气傲的吕氏而言,真的是一个莫大的打击。

她可是做好了十足的准备,想要通过这样的事儿,来到梅殷这个喂猪的面前,好好的露露脸。

让这家伙知道,自己在太子爷这里,到底有多高的身份地位。

从而让梅殷这个喂猪的,更能见识到到自己的能量。

对待自己更加的恭敬。

可哪能想到,这一次不仅没有露脸。

反而还在梅殷面前露了腚!

当真是丢人丢大了,也亏大了!

简直亏出血来!

这下子被梅殷这个喂猪的,看到了自己的难堪,在这家伙面前丢了这么大的脸。

这事儿,想想就让人异常的难受。

这狗东西,一定会在心里面笑话自己吧?

也必然会因此,而变得轻视自己。

让自己之前的计划,都很有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等事儿,越想吕氏心里面就越是难受。

成亲这么长时间,太子爷可还从来没有这般的对待过自己。

可结果今天,在这等重要的时刻里,他竟是毫不留情的,给自己来了这么一手。

越想心里就越难受。

在这一瞬间,吕氏心里面产生了诸多的念头。

心情那叫一个复杂,那叫一个懵。

不过她终究不是个一般的人。

虽然无比难受,但也能忍住心中强烈的情绪。

没有在这件事情上,接着胡搅蛮缠。

没有再多说什么话。

努力的挤出笑容,让自己神情显得平静。

“行,我这就端回去,太子爷,二妹夫你们要是渴了,就喊上一声,我把茶再送来。”

一边说着,一边对着朱标,还有梅殷二人行了一礼,就端着茶转身回去了。

看起来倒像是个婢女一样。

好像真的说起来,侧妃也和妾没差多少。

而且不受宠爱的妾,其地位也没比那些婢女们,高上多少。

而吕氏,说了这些话后,就转身返回。

一双眼睛里,顿时便蕴满了泪水。

诸多的委屈,也随之升上心头。

眼泪在眼眶之中直打转儿。

差点就要哭出来。

和刚才她面对朱标时,那举止正常,并挤出笑容来的样子,有着太大的差别。

这一刻,她是委屈极了,脑瓜子嗡嗡响。

一直都没有想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突然之间,事情就变了?

不应该啊!

自己可是太子爷最疼爱的人啊!

太子爷和梅殷这个喂猪的,能谈一些什么事儿?

肯定没有什么多重要的事。

那为什么,太子爷却还要在这个时候,这样的对待自己?

自己莫非连梅殷这个喂猪的都比不上?

梅殷这个喂猪的,这次肯定笑惨了!

如此想着,随后又摇了摇头。

觉得自己想的有些多。

从之前的接触上,能看得出来。梅殷那个喂猪的,脑子看起来不像特别灵光的样子。

自己之前,无形之中就对他做出了不少的事情来。

而他对此,还没有任何的察觉。

这一次的事儿,自己也掩饰的特别的好。

太子爷也要仅仅是说,他不渴,不需要喝茶。

别的也没有多说。

那在这些事情上,梅殷应该是看不出来。

只会觉得,这事很寻常。

看不出这平淡的事情当中,所蕴含的深意。

所以梅殷这个喂猪的,也没有理由嘲笑自己。

再说,就算再嘲笑又能如何?

依旧是改变不了自己太子侧妃的身份,也同样改变不了他这个喂猪的身份。

如此一想,吕氏的心情,这才好受多了

片刻之后,她端着茶水来到了宁国公主,小婵他们所在的地方

“大哥他们没喝?没事,嫂子,让他们忙他们的去!

他们不渴,待会儿渴了也不给他们端茶!

让他们渴着去!”

宁国公主在看到了吕氏端着茶,回来后。

笑说出来这样的话。

她这样说,其实就是在给吕氏解围,让吕氏心里别那么难受。

缓解尴尬。

宁国公主这是好心。

她也是个很聪明的人,这个时候根本不用多问别的,只要一看吕氏端着茶过去。

又很快原封不动的端着茶盏,返回。

就能够知道,吕氏没落一个好。

她这次过去,碰了钉子

其实在发觉吕氏,想要在这个时候,给大哥他们送茶时,宁国公主就想要把她拦下。

不让吕氏,在这个时候过去,做这等事儿。

但是这样的话,到了嘴,又让她给咽了回去。

没有真的开口说出来。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这个嫂子,其实真的算起来的话,心胸不算特别的宽广。

自己在这个时候,开口把她拦下,虽是好意。

可嫂子未必会念自己的好,认为自己这是好意。

反而还容易会因此而记恨自己。

心中升起诸多不满。

觉得自己太过于多此一举了。

再着,她也觉得大哥一向比较好说话。

和吕氏之间感情也比较好。

或许吕氏这个嫂子,此时前去,倒也无妨。

结果哪能想到,事情竟是和她所想,完全不同。

吕氏这个嫂子过去后,竟然这么快,就被赶了回来。

这让宁国公主,对于吕氏在自己大哥心中的地位,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对于自己夫君和大哥此时正在说的话的重要程度,也同样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若非是这事儿比较重要,大哥肯定不会如此做,驳了吕氏的面子。

对于自己家夫君,在大哥父皇他们那里,有多大的面子也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

大哥能够亲自来到双水村这边,找自己家夫君谈论,吕氏都需要回避的重要事情。

别的不说别的,仅仅只是这一点,就能够让人看出很多的东西来。

不过宁国公主,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别管怎么说,吕氏都是她的嫂子。

她也没把吕氏当外人。

所以马上就开口,对吕氏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对吕氏进行安慰。

“对,他们不喝,这茶咱们自己喝。”

吕氏说着,就把一杯茶端起来,给了宁国公主。

另外一盏茶自己端起来喝。

虽然嘴上是如此说,可实际上心里面却特别的难受。

对宁国公主,也升起了深深的不满。

觉得宁国公主,是两面三刀之人。

嘴上如此说着,像是在宽解自己。

可实际上,却是在对自己进行的嘲笑。

在看自己笑话!

为自己刚才到那边碰了一个钉子,而幸灾乐祸。

之前的时候,自己怎么就没有看出来,这个小蹄子这般的阴险?

这样的不可理喻?

竟然敢这般的,不尊重自己这个嫂子!

朱有容这个小蹄子,果然不是个好东西。

怪不得之前成亲之时,连个正经的婚礼都没有。

如此不受父皇等人的待见!

怪不得只配嫁一个种地喂猪的人,在这边跟着喂猪!

这就是报应!

老朱家的这些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泥土味,都是一辈子也高贵不起来货色!

吕氏这个时候,倒是一下子将方才在朱标那边受到了委屈,都给扣到了宁国公主的头上。

把宁和公主的一片好心,都当成了驴肝肺。

只能说,心思阴暗,卑鄙的人,看什么都带着不顺眼。

容易把别人想的,如同自己一样的无耻

梅殷看着吕氏,端着茶水灰溜溜的离开。

还强行装做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觉得自己没有看出来的样子,不由的暗自冷笑。

吕氏这家伙,还当真是拎不清自己的分量。

总觉得她有多高贵,觉得别人都是傻子。

不知天高地厚,

现在好了吧?

被太子朱标这个大舅哥,当面来了这么一出。

有她受的了!

这一下,只怕她会难受上很久吧?

只能说,有些人自作聪明,偏偏要过来自取其辱。

这次她若不来上这么一手,肯定没那么多的事儿。

只能说是自找的。

如此想着,梅殷倒也没有在这事情上多言。

接着之前的话,开始在这里给朱标说起了他们之前正在进行的话题。

这事儿很重要。

和这件事情相比,吕氏这个不知天高地厚,自命不凡的女人,实在是差远了。

“大哥,你想说的是,周朝分封天下,从而导致后面周王室力量不断缩小。

而那些被分封出去的众多诸侯,不断了的崛起壮大。

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争天下。周王室名存实亡。

到后面更是彻底的消失在历史长河。

被其余的诸侯给取代?”

梅殷望着朱标,出声询问。

朱标听了梅殷的话后,用力的点了点头。

表示对梅殷话的认同。

他心里面,其实就是如此想的

在听到梅殷所说出来的、把藩王分封到外面之后。

朱标心里面,其实在第一时间里所想到的,就是周朝的分封制度。

同时也想起了,周朝的藩王分封制度,所带来的各种弊端。

也是因此,朱标才会在此时,说出了这方面的考虑和担忧。

周朝分封,除了分封功臣之外,其实大多数分封的都是宗室同姓子弟。

当时还用了宗法制来,通过血缘关系来进行维护地方诸侯和周王室的关系。

把那么多的诸侯,分封出去,让他们去建国,最为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拱卫王室。

一开始时,这样的办法,所取得的效果确实很不错。

可是到了后来,各方面的问题就开始不断的凸显出来。

周天子式微,权威不在。

诸侯都不再听周天子的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