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主动为奴(1 / 2)

“先生大义!”

方永再次抱拳,郑重向刘青史施了一计大礼。

不管刘青史是为了博取名声还是真心想要帮那些黎民百姓寻一条活路,至少刘青史愿意为了绝大多数人而牺牲自己。

这种心存大义之人,天底下已经不多了。

“不瞒诸位,学生想从前来投奔的黎民百姓中选出一些能工巧匠和读书之人,组建一个新的产业。”

“此事若想成功,还需要三位先生支持。”

“哦?”张二河惊疑一声,佼有兴致的询问道,“什么产业?”

“聚!贤!阁!”

方永一字一句,余音绕梁,在空荡荡的堂屋中不断回响。

堂内几人,包括萧玉芝在内,皆是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聚贤阁,顾名思义,聚集贤才的阁楼。

这种地方向来是权势功勋招纳贤良后的安置之所,不仅要满足贤才的日常生活享受,每隔一段时间还要给那些贤良一笔费用养家糊口。

京城的来凤楼、忠义堂、群英殿,亦或是勇武王在江南开设的青楼妓院,乃至于崔氏一族的天下楼,其作用都和聚贤阁大同小异。

但这种地方大多是某些大势力以招纳贤才为由,为家族积累善缘之所,真正用到那些人的时候并不多。

“这是一门亏大钱的生意,伯

爷做不得呀。”

刘青史发自内心的高呼一句,极力劝说道,“据老夫所知,崔氏一族在荆楚之地开设的天下楼,每年都要花费近十万两黄金去养那些名儒学士。”

“方家在江南深得民心,一呼百应,没有必要浪费这笔钱。”

方永含笑摇了摇头,一五一十道,“先生误会了,学生的聚贤阁和那些养蛀虫的地方不一样。”

“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家族,或多或少都有需要帮忙的时候,也有一些小商户需要特殊的工种或者人才,但苦于地域或者其他原因,无法招揽足够的人手。”

“学生要做的,便是这人才流通的交易。”

“不管是铁匠、石匠,还是读圣贤书的书生,只要有特长的能人,学生都希望三位先生替方家统计下来,纳入聚贤阁。”

“聚贤阁会给这些能人提供住处、书籍以及粮食供应,此外每个月会给予一两银子以供生活所需。”

“学生会利用方家的关系链,打听各地的乡绅贵族所需要的人才,为聚贤阁之人寻找立足之所的同时,向求才的乡绅贵族们索要一定的费用。”

所谓的聚贤阁,就是一个技能人才流动中心。

方永算过一笔账,聚贤阁想要立足在江南或者向整个天下扩张,会投入一笔大钱。

但只要局势趋于稳定,便是一笔稳赚不亏的生意。

譬如军营。

军营每时每刻都会有战死之人或者告老还乡的老兵,而军营每年招收兵马都需要向朝廷报备,只有获得兵部许可后才能对外征兵,而且征兵区域被固定。

征兵的时候,能不能招到足够数量的新兵是一回事,能不找招到真正适合打仗的料子又是一回事。

聚贤阁正好可以利用这些地域差和信息差,为军营提供有能力有意愿的人,以此从军营捞取打量的好处。

另一方面,建立聚贤阁也是为了方家自身考虑。

随着方家产业的扩大,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石匠、铁匠一类的能工巧匠,幻音坊方面也急需填补驱散奴仆后多出来的空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